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金融开放与资本自由流动正成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引擎。2025年5月底,首批3家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正式获批认定。7月底,第四家运营中心成功加入,标志着这一关键制度安排从试点走向稳步扩容,海南自贸港在构建国际化、便利化跨境金融体系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咨询联系:18289736227
这不仅是海南金融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成果,更是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战略支点。这些被称为“资金指挥部”的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正在为跨国企业打通境内外资金循环、优化全球资金管理提供强大支撑。
PART01
“资金中枢”
什么是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
所谓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是指在海南自贸港内依法注册并实质性运营,主要负责集中管理跨国公司境内外成员企业本外币资金的独立法人机构。
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财务公司或结算平台,而是依托海南自贸港特殊政策设计,集资金归集、调拨、结算、投融资和风险管理于一体的“全球化资金调度中枢”。这类机构的核心功能包括:
1、境内外资金池统一管理;
2、跨境放款与对外投资高效执行;
3、汇率风险对冲与资金保值增值;
4、全球融资安排。
其设立需满足多项严格条件,如具备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真实业务背景、一定规模的境外资产或营收、专业团队配置等,并经由海南省相关主管部门联合评审认定。
一旦获批,企业不仅能获得“总部经济”身份加持,更将深度融入海南自贸港“双循环”交汇点的金融生态网络。
PART 02
为何选择海南?
政策红利构筑“强磁场”
海南自贸港作为中国最高水平开放形态的试验田,正以一系列突破性政策吸引全球资本目光。而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的落地,正是多项核心政策协同发力的结果。
1、“双15%”税收优惠
这是海南最具吸引力的政策之一。对设在海南自贸港的鼓励类产业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对在海南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对于跨国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整体税负显著降低,极大提升了资金运作效率和投资回报率。
2、EF账户赋能
2023年5月,海南上线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系统,被誉为“中国的离岸账户”。该账户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管理模式:
“一线”指与境外之间的资金往来基本自由流动;
“二线”则指与境内非自贸账户之间划转遵循现有外汇管理规定,确保风险可控。
通过EF账户,企业可便捷办理跨境结算、汇兑、信贷、投资及资金增值等业务。截至今年7月28日,全省已有10家银行试点开展EF账户业务,累计开立账户483个,资金收支总额折合人民币达1726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3、跨境资金便利化
以往企业在进行境外放款、对外投资时,常面临审批流程长、额度限制多、资金回流不便等问题。如今,在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框架下,符合条件的企业可通过备案制实现高频次、大额度的资金跨境调拨,大幅提升资金使用灵活性。
此外,海南还探索实施简化外债登记、放宽跨境担保限制、允许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等多项举措,真正实现“资金进得来、出得去、用得好”。
4、免征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税收
针对从海南出发的对外直接投资(ODI),自贸港明确给予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极大激励了本土企业以海南为跳板,布局东南亚、非洲、拉美等海外市场。
PART 03
如何助力企业“出海”
实战案例揭示价值
某大型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表示:“以前我们集团在海外有十几家子公司,资金分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内部拆借要层层报批,汇率波动也难以及时应对。
现在我们在海南设立了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所有境外子公司的资金都可以通过EF账户归集到海南总部,再根据需要灵活调配,效率提升了至少60%。”
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交易银行部副主管方杰弘介绍:“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通过使用EF账户办理境外放款、对外投资、跨境资金归集调拨等业务,既充分利用自贸港政策大幅度提升了资金跨境流动的便捷性,又解决了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地缘政治局势下资金存放境外的安全性问题。”
若走传统路径收购外国企业,需逐级申报外管局、银行审核材料长达数周。而现在,该企业通过已备案的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仅用几个工作日便完成资金出境。
声明丨仅供参考,文章整理于网络,具体政策以官方答复为准。
图片丨来源于网络图片。若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如何避免出口货物“倒缴税”案例
公司提供材料混合销售该怎么开发
会计要如何处理长期和短期借款利
公司完税证明如何办理?
海南自贸港最有潜力行业,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