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18日,海南全岛即将正式封关运作——这意味着中国最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将全面落地。对正在寻求全球化发展的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政策红利窗口,更是一次战略卡位的关键机遇。
在全球地缘政治重构、产业链加速转移、出海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出海”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然而,如何高效、低成本、合规地“走出去”?答案就在中国自己的“离岸试验田”——海南自贸港。

出海已成刚需
但传统路径成本高、风险大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贸易壁垒加剧、供应链本地化趋势等多重因素影响,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或设厂海外、或并购标的、或布局离岸架构、或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然而,传统出海模式面临三大痛点:
成本高:跨境物流、关税、合规审计等隐性成本居高不下;
资金难:跨境投融资审批复杂,资金出境效率低;
税务重:海外利润回流面临双重征税,高管个税负担沉重。
此时,海南自贸港凭借“境内关外”的特殊地位,正成为中企出海的“最优跳板”。
为什么是海南
政策红利前所未有
自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海南已陆续落地多项重磅政策,涵盖贸易、税收、金融、物流等关键领域。而随着2025年全岛封关临近,政策已逐步落地,这意味着,企业现在布局,可以享受封关后的制度红利。
1、贸易便利化:大幅降低出海成本
(1)“零关税”清单持续扩容
目前,“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占比已从21%扩大至74%。企业进口生产设备、原辅料、交通工具等,可直接免税入岛,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2)加工增值30%免关税进入内地
在海南加工后增值超30%的商品,可免关税销往内地——这为制造、跨境电商、高端消费品企业提供了“两头在外、中间在琼”的绝佳商业模式。
(3)“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物流自由
海南已明确8个“一线”口岸(如洋浦港)和10个“二线”口岸(如海口新海港)。货物进出高度自由,通关效率提升50%以上,真正实现“境内关外”的物流便利。
(4)离岸贸易白名单机制
对合规企业实行白名单管理,支持真实离岸贸易背景下的资金收付与结算,破解传统跨境贸易中的“三流不合一”难题。
2、税收优惠:利润空间显著提升
(1 )企业所得税仅15%(全国标准为25%),适用于鼓励类产业企业;
(2)高端人才个税最高15%,远低于内地45%的累进税率,助力企业吸引国际化团队;
(3)跨境融资成本更低:外债额度更宽松,融资渠道多元化,资金使用更灵活。
3、跨境金融开放:资金出海畅通无阻
(1)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外资可设立基金,直接投资海南未上市企业,打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快速通道;
(2)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境内企业可获批额度,投资境外私募股权、对冲基金、REITs等,实现全球化资产配置;
(3)跨境资产管理试点:允许企业向境外转让应收账款等信贷资产,盘活存量、优化现金流;
(4)本外币合一FT账户:企业可在海南开立自由贸易账户,实现多币种资金池管理,境外融资资金可直接结汇用于境内支付,极大提升资金效率。

海南封关在即!
企业出海详细操作流程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2025年底前将实现全岛封关运作。这意味着:
• 所有“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政策将全面落地;
• “一线”与“二线”监管体系正式启用。
未在封关前完成注册和业务搭建的企业,将错失政策窗口期!越早设立主体、越早享受政策红利,越能在2025年后抢占出海先机。
第1步:明确出海目标与业务模式
确定是做离岸贸易、境外投资、跨境电商,还是设立区域总部?不同模式对应不同政策适用。
第2步:在海南注册企业主体
可选择注册在海口、三亚、儋州(洋浦)等重点园区;
推荐注册类型:贸易公司、投资控股公司、跨境电商企业、QDLP/QFLP基金管理公司。
第3步:申请相关资质与白名单
• 申请“零关税”企业备案;
• 申请离岸贸易经营资质;
• 申请QDLP/QFLP试点额度(需通过金融监管部门审批)。
第4步:开立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
通过银行开立本外币合一FT账户;实现跨境资金自由划转、多币种结算、境外融资结汇。
第5步:开展跨境业务
• 进口设备/原料:凭“零关税”清单免关税入岛;
• 加工增值:在海南完成生产,满足30%增值要求;
• 资金出海:通过QDLP投资境外项目,或通过FT账户支付海外货款。
第6步:享受税收优惠
年度汇算清缴时,主动申报15%企业所得税优惠;高端人才个税超过15%部分申请退还。
第7步:对接内地与全球市场
增值产品通过“二线”口岸(如海口新海港)免税进入内地;利用海南国际航线网络(已开通60+条国际航线),将产品销往RCEP、欧美等市场。

声明丨仅供参考,文章整理于网络,具体政策以官方答复为准。
图片丨来源于网络图片。若出处有误或侵犯到原作者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